用户研究方法一:如何设计高质量B端调研问卷?

今日新闻2023-11-06 17:15:3551data

在日常工作中,B端设计师无法像产品经理一样深入用户了解更全面的需求。所以,深入业务,了解用户价值,是B端设计师升级优化产品的突破口,这就要涉及到用户研究。本文分享其中一种方法:问卷调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前言B端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一定遇到过以下三个痛点:

视觉权重低——能看的话体验优化权重低——能用的话修改重构阻力大——还能跑。由于工作流程的原因,B端设计师很难像产品经理那样深入了解整个业务,在提出需求时往往会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可想而知,寻求价值,有所突破是多么的困难。所以,对业务的深入了解是每一个想要突破的B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

用户研究方法一:如何设计高质量B端调研问卷?

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用户调研,本文分享给大家其中一种方法,问卷调查。

首先,我们来看看产品常规优化或体验升级时通常会用到的三种方法:

1.移情替代法:想象你是用户,在特定场景下会完成一个操作的路径。路径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卡点?

缺点:ToB的商业场景非常复杂,设计师很难与用户感同身受。因为功能可用性的判断需要结合角色定位使用场景的使用需求来考虑,尤其是因为没有办法对不同的使用场景感同身受。

2.取长补短的方法:顾名思义,拆解竞品的功能点和操作环节,是最方便的方法。选择经过市场验证的方案,弥补自己的不足。

缺点: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是自身产品一直处于模仿和完成阶段,无法积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用户研究方法:问卷是一种非常值得通过已知信息探索潜在需求的手段。

问卷调查是低成本、高效率的研究方法之一,研究结果更准确、更有指导意义。

最近我对我们的POS产品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在不断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经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次调查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解释整个过程:

一、关于问卷调查1。什么是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收集用户真实反馈的研究方法。其本质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调查,收集用户对某个功能模块的使用感受或态度。

说到问卷调查,它涉及到两个术语,叫做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比如组织一个产研团队对一家门店进行回访,就是一个定性的调研。样本量小更有针对性,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更有价值。网络问卷的形式属于定量调查,样本量大,成本低,收集的信息更优化。

从载体来看,调查问卷通常有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由于访问方便,通常采用在线问卷的形式。

根据研究目的,问卷分为满意度问卷和产品使用基本情况问卷两种。在实际使用中,问题会相互穿插。

2.设计师要做问卷调查有两个原因。

1)第一点是从工作流程上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因为设计师处于整个工作闭环的下游,所以通常是作为资源来安排的。尤其是对于B端的复杂业务,如果我们对业务只是一知半解,还停留在功能理解的层面去设计,甚至在视觉层面去奋斗,那么这个岗位的价值感其实是很低的,因为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开源组件非常丰富,视觉展示的空间非常有限。

2)第二点是从设计师的专业定位出发,而不是简单的基于感性去设计。

要明白一些研究手段的目的并不是要精通它,而是要通过一些数据的支撑来发现有价值的机会,让我们的优化思路能够名正言顺。

目前,大多数设计师采用移情替代和取长补短的竞争研究方法进行设计,而用户研究方法与前两种方法不同。这种方法得到的信息更加准确,有些结论具有方向性,可以挖掘出产品某个核心模块的操作卡,确定优化中心。

下面我们将重点分析问卷调查的方法和优点。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对比,可以发现一些重灾区,使我们的产品优化方案从感性趋于理性,在数据的支持下更容易得到团队的认同,从而推动优化方案的实施。

二。准备1。明确研究目标由于问卷的局限性和B端产品本身的复杂性,我们无法通过一份问卷了解多个模块的问题。一般建议单个模块进行1-2个核心环节的深度研究。

这个调查的目标可以来自业务端,比如某个模块的核心功能需要提高效率,也可以来自某个更新的满意度调查。整个问卷都是围绕这样一个核心目标设计的。

比如我们这次调研的目标就是想知道门店服务员在点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卡点主要集中在哪里。我们可以围绕以下两点进行研究:

1)卡点问题挖掘:根据开桌到买单过程中的常见操作,进行问题排查,找到问题的集中点。

2)产品更新验证:根据一些新版本优化点提出视觉体验方面的问题。

2.目标用户的B端产品通常会被多个角色使用,每个角色都会有固定的使用模块。此外,由于操作权限的限制或工作范围的原因,该角色可能只知道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操作功能。

所以在设计问卷的时候,我们需要清楚的知道哪些角色会用到这个功能,并针对这些角色设计问题。而且要建立话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跳转。

在后期的数据清理中,不合格的数据也可以被淘汰。

3.产品问题的收集产品调查设计问卷绝不是设计方或者产品方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我们需要去各方了解产品目前集中的问题点。这个环节其实类似于我们的产品迭代优化,需要多方参与来确定问题。

4.工具选择了解研究的目的、对象和研究问题的集合。下面即将进入问卷设计流程。

问卷设计通常以第三方平台为载体。目前可以用于问卷调研的平台有很多,如QuestionStar、腾讯问卷等。在这里,我使用旧的研究平台QuestionStar。

三。设计调查问卷。问卷框架结构一般来说,不建议问卷问题太多。尽量控制在3分钟以内,或者15题左右。

书中《匹配度》描述题的设计需要循序渐进。问卷的框架设计可以从整体到细节,从行为到心理,从客观到主观。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抛出难题,很容易让被采访者劝阻。

我们知道了问题的设计节奏和提问的维度,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如何描述具体的问题呢?

以上拆解提炼后,其实可以围绕三个核心提问:

1)谁使用它?背景:基本信息

通过基本信息筛选用户,主要问题有:职位?年龄?使用频率?使用模块/机器。

2)好用吗?—目标:操作体验

这个环节主要是评分选择题环节。从整体到细节,可以通过分数来判断用户在各个环节的满意度,以此作为判断功能点可用性的依据。

3)怎么改?主观:用户的声音

这个区块的问题设置通常是针对一个操作进行提问

2.题型选择问卷的题型大致分为选择题、填空题、矩阵题、分级题、个人信息等。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问题。一般来说,常用的问题如下:

3.注意事项1)控制问题数量

为了尽可能平衡用户的填写成本和问卷回收的有效性,问卷的问题数量一般保持在15个左右,答案为时间3分钟。

2)回避敏感问题。

提问时,避免直接问私密性高的问题,如店铺的营业额、毛利、净利润等。

3)用同样的方法提问。

尽量在一个维度提问,尽量避免同一问题不同维度的描述。

4)选项用尽

题型的选项一定要详尽,避免面试者在没有合适选项的情况下随意选择,影响最终的准确性。

5)鼓励小费

在倒数第3-4题的时候,文字给出提示,比如“马上就要结束了”,缓解用户回答的焦虑。

6)留下联系方式或商家名称。

我们在做ToB产品的调查问卷时,建议预留入口,可以留下商家的真实信息或者联系方式。ToB用户基本是有偿服务,更看重这种售后服务体验,预留联系方式有三个好处。

对于商家在问卷中反馈的一些问题,可以及时找到PMO或者顾问跟进处理。综合分析商家的成交量和回答情况,可以总结分析本次问卷中缺失的反馈点,有助于下次进一步设计问卷。

4.样本问卷模板总结一下,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块来填写问卷内容,而问卷的重点也在第二块。

四。问卷分发C端问卷入口,因为用户量大,产品内部预留问卷多,所以会更容易发送和回收,数据量也更大。

关于B端问卷,由于分发路径和用户量的限制,建议找运营和客服团队进行定向投放,将链接发给我们的目标用户填写。

动词(verb的缩写)数据清理和分析。清理筛选初始数据下载后,可以通过Excel进行筛选分析,尤其是在B端问卷量较少的情况下,筛选数据不再那么困难。

问卷的效度可以通过简单的维度来判断。比如根据回答时间太短,或者评分题呈现规律性等等。无效样本以这种简单的方式被消除。

2.分析工具目前常用的分析工具有Excel、SPSS等。我们可以利用平台自身或者Excel的图表分析能力来分析单个维度,也可以利用SPSS的部分能力来分析两个维度。

比如可以通过问纸星在平台自带的功能里做简单的分析,或者将数据导入Excel进行简单的分析。

更高级的,可以选择SPSS的一些基本功能进行两个维度的交叉分析。

3.分析维度1)单一维度

我们在设计问卷的时候,会有一些数据是可以进行一维分析的。比如对用户年龄、地域分布、使用时间的分析,或者对评分题目的分析。

2)横向尺寸

在进行了一个维度的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将这些结论结合起来,进行一个跨维度的分析。这种交叉分析方法有点类似于重复数据删除。

比如提问用户在XX模块中使用最频繁的功能所占的比例和影响XX速度的原因所占的比例,结合两者的分析,可以知道有些功能使用的比较多,影响效率的原因也很大。

3)整理和总结

问卷中会设置开放式答题环节(填空题),这里会收集各种答案。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分析这个开放的答案。

所以我们需要对用户的一般问题类型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整理,便于后期对有价值的问题点进行调度和优化。

不及物动词报告输出报告的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情况与结论:研究目的、模块、对象、循环利用各环节满意度得分:单维度、跨维度分析得分:跨维度分析对比,原因总结。用户声音:这一面包括开放式问答和问卷中设置的一些竞赛用法摘要。后续规划:有了调研和结论,一定会形成闭环。给出的优化方案和大概的调度报告是按照以上五个模块步骤呈现的,从如何发现问题到根据调查结果给出策略,让产品后期的设计优化不再单纯停留在感性阶段。

在产品体验优化的最后,一般会对详细的功能点进行优化。看似工作量和成就感不如项目重建,但取得的成果往往超出预期。

如果能解决用户1-2个致命痛点,这类产品的好感度将明显大于视觉层剧变带来的体验。然而,几种常用的用户研究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比如本文分享的问卷调查,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来学习。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使用研究的书,《匹配度》,通俗易懂,知道如何挖掘用户需求的全过程方法。属于非常实用的工具集合。

我们不需要像专业的数据分析师一样优秀(而且很难做到~)。而是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挖掘有价值的需求点,努力做主人,做自燃的设计者,而不仅仅是可燃物。

本文由@B设计情报局原创发布。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来自Unsplash的图像,基于CC0协议。

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家都是产品经理。平台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今日新闻1970-01-01
今日新闻1970-01-01
今日新闻1970-01-01
今日新闻1970-01-01
今日新闻1970-01-01
今日新闻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