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精选教案」

演讲稿2023-11-12 01:27:21jack

七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教案1

  第21课 伟大的悲剧人物传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拽zhuài 战栗lì 毛骨悚sǒng然

  履lǚ行 怏yàng快不乐 吞噬shì

  羸léi弱 告罄qìng

  2.解释下列词语。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3.用恰当词语填空。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词语积累:P155 注释1;P156 注释1;P157注释1;P158注释1-2;P159 注释1;P161注释1、2

  1.以时间为线索展开记叙:9个时间点(人、地、事)

  2.重点语句理解:P163 练习二

  3.中心句(主旨句):P163 第16段,起点题作用

  第23课 登上地球之巅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砭biān骨 崎qí岖qū 窒zhì息

  2.解释下列词语。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3.用恰当词语填空。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登上地球之巅》节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作者是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郭超人,前任新华社社长。

  第24课 真正的英雄演讲词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阴霾mái 哀悼dào

  2.解释下列词语。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孜孜不倦:勤恳不知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3.用恰当词语填空。

  我们还记得凝聚了整个国家想像力的科里斯塔·麦考利芙,她用她的勇气和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激励我们。

  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称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真正的英雄》选自《前世界名人演说经典》,作者是美国前总统里根。

  1. 感情脉络变化:悲痛(前)—— 力量(后)

  2. 写作思路:总 — 分 — 总

  3.重点语句理解:P188课后练习二

  第25课 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盘盂yú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夸父与日逐走逐走:竞跑,赛跑。见两小儿辩斗辩斗:争辩,争论。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认为。去:距离。 及日中则如盘盂及:到。

  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热水。孔子不能决也决:判断。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迫到太阳落下的地方。点拨:重点理解“逐走”,“入日”等词语。

  2.未至,道渴而死。还没有赶到,就半路渴死了。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正午时离人远。

  点拨:重点理解“以”“去”“日中”等词语。

  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5.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多智慧呢?点拨:重点理解“孰”“知”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夸父逐日》一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夸父逐日》神话,选自《山海经》

  词语解释:P190 注释2、3、5、6

  1.文章主题:表现夸父地英雄气概,反映古人探索、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顽强意志。

  2.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两小儿辩日》 选自《列子·汤问》(相传作者是周朝列御寇)

  词语解释:P191注释3-7;P192 注释1-4

  通假字:“知”通“智”

  1.启示:(1)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课文中两小儿分别从视觉(车盖、盘盂)、触觉(仓仓凉凉、热如探汤)得出太阳一大一小的不同结论。

  (2)反映了古人的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

  (3)“孔子不能决”反映了他实事求是、谦虚的态度。

  2. 句子翻译:P192 课后练习三

  第26课 珍珠鸟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细腻nì 眼睑jiǎn 眸mó子 呷xiā

  2.解释下列词语。

  斑斑驳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颜色深浅不一的意思。

  生意葱茏:形容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

  3.用恰当词语填空。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2.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珍珠鸟》的作者是当代作家、画家 冯骥才。

  词语积累:P197 注释1-2;P199 注释1-3

  1.记叙线索: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

  2.鸟儿与人关系变化:胆小 — 渐渐胆大 — 开始亲近 — 完全信任

  3.重点段落:P198 第11段(动作描写),P199第14段(神态、外貌描写)

  4.中心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建立信赖的基础是互相尊重,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

  5.移情手法:将人的性灵赋予鸟儿

  第27课 斑羚飞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对峙zhì 咩miē 苍穹qióng 悲怆chuàng 娴xián熟

  2.解释下列词语。

  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悲怆:非常悲伤

  娴熟:熟练。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

  3.用恰当词语填空。

  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斑羚飞渡》选自《和乌鸦做邻居》,作者是沈石溪。

  词语积累:P202 注释1、3;P203注释1;P204注释1-2

  1.详写老斑羚和半大斑羚试跳的情景(P204第9段 动作描写)

  2.重点语句理解:P207课后练习二

  3.“彩虹”(共出现3次):环境描写

  “彩虹”作用:(1)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2)渲染镰刀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第28课 华南虎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栅zhà栏lan 拂fú动 抽搐chù 掠lvè过 咆哮xiào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哦,老虎,笼中的老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

  肌肉不自觉地收缩的症状。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这里用来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华南虎》的作者是牛汉。

  第28课 《华南虎》 新诗词语积累:P210 注释1

  1.重点语句理解:P211 课后练习二

  2.运用象征手法

  3.华南虎的形象: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勇于抗争

  第29课 马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剽piāo悍hàn 窥kuī伺sì 疮chāng痍yí 遒qiú劲 妒dù忌jì 觑qú 畸jī形

  点拨:“觑”不要误读为xū,“畸”不要误读为qī可。

  2.解释下列词语。

  剽悍:勇猛,强健。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窥伺:暗中观察情况。 疮痍:创伤。

  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遒劲:雄健有力。妒忌:对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相得益彰: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马》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作者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巨册的《自然史》。

  P214 注释1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著有《自然史》

  词语积累:P215 注释1;P216 注释1-5;P217注释1-2;P218注释1-2

  1.对比:(1)家马(驯养、勇毅)与野马(美德、美质、美形)

  (2)野马与7中动物的对比(P217第5段)

  2.重点语句理解

  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P215 第2段)

  运用拟人,说明马一出生九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地寻找食物。

  第30课 狼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窘jiǒng 苫shàn 眈dān 瞑míng 尻kāo 黠xiá 隧s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缀行甚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一狼仍从从:跟从。

  两狼之并驱如故故:旧,原来。屠大窘窘:闲窘,处境,危急。

  恐前后受其敌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顾野有麦场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苫蔽成丘苫蔽:覆盖、遮蔽。

  弛担持刀弛:放松,这里指卸下。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

  目似瞑瞑:闭眼。意暇甚意:神情、态度。暇:空闲。

  屠暴起暴:突然。又数刀毙之毙:杀死。

  一狼洞其中洞:打洞。乃悟前狼假寐寐:睡觉。

  狼亦黠矣黠:狡猾。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点拨:重点理解“缀”的意思。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仍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屠户处境危急,恐怕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点拨:重点理解“窘”“敌”等词语。

  4.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点拨:重点理解“倚”“弛”等词语。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点拨:重点理解“少时”“犬”等词语。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点拨:重点理解“隧”,这里作动词。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点拨:重点理解“悟”“寐”等词语。

  8.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点拨:重点理解“黠”“变诈”“几何”等词语。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

  词语解释:P220 3-7;P221 1-14;P222 1-9

通假字:“止”通“只”,仅仅

  词类活用:洞(打洞)、隧(钻洞)、犬(像狗一样)、变诈(欺骗手段)、笑(笑料)

  句子翻译:P222 课后练习二

  一词多义:之(6个)、其(6个)、前、意、敌、以

  1. 主要内容:遇狼 — 惧狼 — 御狼 — 杀狼

  2. 启示:(1)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不能妥协退让,要勇于抗争到底。

  (2)坏人是很狡诈的,可他们害人终害己。

七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从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体会小兄弟对风筝的痴迷、“我”对小兄弟进行精神虐杀的残忍以及为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悲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读过一首短诗,作者已不记得,诗句却仍有印象:“又是一个隆冬天/相逢时不再是少年/跳橡皮筋的日子过去了/打雪仗只留下美好的记念。”是呀,童年总留给我们美好的记忆,尤其是童年时的游戏,更是美好之至。现在回想起来,那游戏的情景仿佛就浮现在眼前。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所喜爱的游戏,一定还记得童年时游戏的情景。

  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各自童年时玩游戏的往事吧。

  (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风筝》,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童年、关于游戏、关于风筝的往事。

  (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先引导学生看课本前面的鲁迅像)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先生写的回忆童年往事的作品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等。

  (让学生补充介绍有关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资料,看谁了解的资料多。)

  三、初读课文(教师不给任何提示)

  四、交流感受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和感受,教师不作过多的点评,对学生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重点品读

  (一)童年的游戏是美好的,放风筝更富有浪漫的情趣,然而在课文的开篇,作者却写道:“……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究竟是为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明确:(至少包括下面两点内容——1、童年时我曾无情的虐杀了小兄弟的“风筝梦”。2、人到中年,我才悟到“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为当年的精神虐杀而痛悔,我想补过,但却不能。)

  (二)品读第三段:文中“我”的小兄弟是那样喜爱风筝,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这点?

  学生找出第三段中的相关语句,并作简要点评。

  “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神态描写,显出小兄弟对风筝的向往和痴迷。

  “惊呼”、“跳跃”——动作描写,显出小兄弟一门心思牵挂着那空中的风筝,对风筝的喜爱到了极点。

  (三)品读第四段:

  1、一生朗读第四段,然后大家填表完成练习二,了解叙述的各要素。

  2、用心体会:小兄弟怀着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痴心迷恋着他的风筝,可“我”这个作兄长的却无情地把这一切给虐杀了。

  请同学们找出小兄弟制作风筝被我发现以及被我折断、踏扁风筝后的表现。

  (关键词:惊惶、失色、瑟缩、绝望)

  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类似小兄弟这样的经历,你能想像出小兄弟当时的感受吗?

  (让学生想像小兄弟的感受或者说出自己的类似经历)

  3、深入探究:在这一段中,小兄弟的表现写得极少,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我”的发现、“我”的发现的满足、“我”的愤怒、“我”的暴行以及“我”的胜利和傲然。大家想一下: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

  (参考答案:突出小兄弟在兄长面前的弱小、无助、毫无抗争的力量,甚至没有抗争的意念,十分可怜。同时也极力渲染了“我”欺压子弟、虐杀精神的淫威。也正是小兄弟的毫无抗争和“我”的蛮横霸道,中年后“我”忆及此事时便更觉得对不住小兄弟,更觉得当年的虐杀是多么地凶残、无情和可憎,而当这种凶残和无情的精神虐杀无法补过的时候,便更觉得痛苦和悲哀。)

  六、探究主旨:

  回忆童年的往事带给作者的是无法把握的悲哀,那么,在这篇弥漫着浓浓的悲哀气息的散文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委派代表发表观点。学生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如:

  ——告诉我们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抒写作者为童年时的精神虐杀而产生的深深的痛苦、悲哀和忏悔。

  ——告诉我们,有些错误是永远无法补过的。

  ……

  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就该肯定。教师还可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适当补充,点明本文的政治意义:作者童年时曾无情地虐杀了小兄弟天真烂漫的童心,中年时他才悟到这种精神虐杀是多么地残忍和不人道,他想补过,可是却没有了可补过的机会,于是他感到痛苦,感到无可把握的悲哀。正是这种童年的体验促使作者写下了这篇散文。同时,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个人的情怀往往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高度的敏感,察觉到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着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虐杀,因此他写下了这篇散文其实也是对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的一种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七、学生质疑:

  学生就本文自由质疑,问题不设定。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或者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八、结束授课:

  一只折断了翅骨的风筝,一段悲哀凄凉的忏悔。然而,一切的忏悔又有何意义呢?精神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而背负着愧疚的心灵同样是不堪重负的。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取这个沉重而悲哀的教训吧,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民主、善良、高尚的心吧,唯其如此,那晴朗的空中才会永远飘扬着我们快乐的风筝。

  附:板书设计

  少时:折断风筝—————精神虐杀

  中年:未能补过—————永恒悲哀

七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二、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内容。

  三、培养热爱科学热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一、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二、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调动联想想象,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发现了亿万年前像奇纪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在《化石吟》这首诗中,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二、新授:

  1.预习

  ⑴.找出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奇幻:出人意料的,充满变幻的。

  进化: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变化。

  乌有:虚幻,不存在。

  潜行:在水面以下行动。

  裹藏:缠绕着藏起来。

  太古:远古时代

  引颈长吼:伸直脖子大声吼叫。

  葱笼:(草木)青翠茂盛。

  幽雅:幽静而雅致。叹服:称赞而佩服。海枯石烂: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日转星移:形容发生极大的变化。

  ⑵朗读这首诗,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题。

  ⑶就课文不理解之处提出质疑。

  3.研习新课。

  ⑴朗读课文。要求读好诗的节奏、重音、语气和语调,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⑵探究质疑:题目“化石吟”的“吟”是什么意思?

  讨论并归纳:“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化石吟”就是赞颂化石的抒情诗。

  ⑶探究质疑:第一、二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连续不断地问句表现出作者对科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作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⑷探究质疑: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讨论并归纳:

  ①生命的起源。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天空中赤日炎火,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海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②生物进化的历程。原始的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植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藻类植物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

  ③人类的出现。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后来,地球上一些地区,气候变得干燥了,森林减少了。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来寻找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人类。仍然生活在森林里的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有的灭绝了,有的就逐渐进化成现代的类人猿。

  ⑸探究质疑:沉睡了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讨论并归纳: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证吗?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有机物的残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译这些密码吗?第5节的前两句写“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这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作者并不是写人,还是在写化石。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皱纹和化石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张脸上的皱纹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第6节,作者转入现实。当你参观古生物博物馆,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你会作何感想呢?你可能想像它在引颈长吼;当你站在重现的远古林木之中的时候,难道你不会赞叹大自然的高妙吗?“叹服大自然”,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大自然是魔法师,是雕刻家。

  小结: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

  ⑹探究质疑: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反复朗读,体会这一特点。并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这道题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⑺探究质疑:最后一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四、小结

  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更是一首科学诗。全诗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五、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七年级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文是对生活的描述,生活是真实的才是真实的,才能写出真感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对生活中的一切细心观察,慢慢口味,积累丰富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感情真切,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三、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1、准备片断

  (1)“第二年的春天终于来了……”

  (2)《西湖诗情》

  2、录音机

  学生自读一些短文(教师推荐《一件小事》、《背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二单元我们学习过一古文《儿时记趣》我们都觉得这文章写得很真实,虽然我们没有“留蚊于素帐”但与之相似的童趣我们也曾有过,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年幼时做过哪些有趣的事呢?

  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对说真话的同学给予肯定。

  三、引入知识讲解,写文章就是要说真话,抒真情(板书)。

  四、学生自读知识,概括成两点:

  1、写文章要讲真话,抒真情。

  2、要多读优秀文学作品,积累情感。

  五、理解举例。

  1、欣赏《春》中关于淑英到上海后的一段描写。

  教师讲解这段文字出现的背景,谈谈表达了怎样的情。

  2、放录音《一件小事》

  学生讨论这件小事的真体现在何处,它表达了什么样的真情。

  六、学生自读一些自己认为“说真话,抒真情”的片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45分钟内完成习作。

  2、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题

  1、题目:教材P67—68一、二中任选一题。

  2、要求:说真话,抒真情,条理清楚。

  3、学生习作

  附:修改放在评讲中,选择本次习作中的一出现常见错误较多的,印发给学生,教师以投影仪展示习作和学生一起修改,并交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和常见符号。

七年级语文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 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二、三

  三、教学用时:1课时

  四、课型:讲读课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

  了解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坛上,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

  2、解题 :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学习诗文

  1、诵读古诗,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

  通过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根据学法自学古诗。

  3、交流总结,教师重点指导:

  ①字词方面: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

  石径:石头小路。

  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á,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坐:因为的意思。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还红。 二月花:春天的花。

  ②指名让学生根据词义说说诗的意思,其他同学想象画面。

  驱车沿着遥远而又蜿蜒的山路向寒山行进,

  远望山顶白云缭绕那里居住着几户人家。

  我不时地停下车来欣赏,因为这枫林晚景太美——

  这经霜变红的枫叶远远胜过二月盛开的红花。

  4、精读赏析,品味美句。

  ①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层次吗?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②“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引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全诗的重点在第四句,前三句全是为突出第四句起烘托、铺垫作用。

  ③如果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你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④比较阅读

  《渔家傲》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时写下的。它描写了边塞的萧瑟风光和艰苦生活,表现了将士久戍思乡与功业未成、欲归不得的矛盾和痛苦。上片以写景为主,着重刻画塞下秋来荒凉雄壮的景象,景中寓情。“塞下”句总写边塞秋天风景之“异”,“异”字统领并笼罩全篇。下片以抒情为主,又以景渲染情。

  《苏幕遮》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写旅思乡愁。上片写游子在途中登楼望远所见景象,下片抒写怀远思乡情怀,层层展开,婉转缠绵。

  同是由秋天景象引发的感思,《山行》的情调是热爱赞美生机勃勃,而范仲淹这两首词的基本情调却都是“悲”。但两词又有区别,《渔家傲》是“悲壮”,《苏幕遮》是“悲凉”“悲清”。

  小结: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碧山,石径,农舍,白云,红叶,枫林,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诗人一反历来秋景萧条的写法,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使秋色显得生机盎然,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让读者感到隽永清新。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宜其万口传诵,经久不衰。

  作业:背诵并默写;完成本课配套习题。

  板书设计:

  山 行

  杜牧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枫林,霜叶

七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的

  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点: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难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统复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并理解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予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范读课文

  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给加点字注音,然后齐读三遍。

  黔好事者窥骇遁噬狎不胜跳踉

  三、串译全文

  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求: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合上书本后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

  1.请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船载以人”:“以”,连词,相当于“而”。“庞然大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他日”:有一天。“甚恐”:“甚”,很。

  “益司其声”:“益”:更加。“终不敢搏”:“终”:始终。

  “稍近”:渐渐靠近。“以为”:①把(它)当作,“以为神。”

  ②认为。“以为且噬己也。”“因”:①因而,“虎因喜。”

  ②于是。“因跳踉大阚。”“之”:①的,结构助词。“黔之驴。”

  ②它,代词,代驴。“放之山下。”“虎见之。”“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庞然大物也。”“

七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牧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

  3、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4、熟读、背诵《过华清宫绝句(其一)》《题乌江亭》。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特点历史事件的看法,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

  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归纳、演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之前我们学了李白、杜甫的诗,今天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小李杜”的诗。大家知道“小李杜”是谁吗?

  二、课前预习

  1、文学知识小测

  杜牧:字(牧之),(晚唐)时期诗人。因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以区别(李白)(杜甫)。著有《樊川文集》。

  2、杜牧的诗作

  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风流华美,气势豪宕而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谕、感慨于景物描写中。咏史诗成就最高,他运用史料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把历史、现实和个人思想融合在一起,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阐发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十分有新意。称为“二十八字史论”,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他的咏史名篇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赤壁》《题乌江亭》。

  《题乌江亭》赏析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历史记载: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亭长建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

  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

  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

  末句“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事,笔调都与这首类似。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谓这首诗“好异而畔于理……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清人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则反驳胡仔,说杜牧正是“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

  其实从历史观点来看,胡氏的指责不为无由。吴景旭为杜牧辩护,主要因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可取的。

  《题乌江亭》问答题

  题乌江亭

  作者: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1、阅读《项羽本纪——乌江自刎》,简要概括故事

  2、作者如何看待乌江自刎这一历史故事?

  3、什么是咏史诗?

七年级语文教案8

  知识目标: 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能力目标: 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教学和学习方法:探究、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堆金钱,一样是几个穷朋友。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这样选择?(朋友珍贵,友情珍贵。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没有人认为金钱贵重,金钱万能吗?的确。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要共同地学习一下张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

  二、 作者简介。(幻灯展示)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三、木雕鉴赏(幻灯展示)让同学们欣赏我国木雕艺术家在木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进而了解羚羊木雕这种艺术品。

  四、检查预习

  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给它们注音、解释,学会运用。

  犄角: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本课指桌面的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

  仗义:讲义气,仗:拿着,引申为主持、讲求。

  形影不离:成语。像物体跟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挽回: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挽:拉,引申为扭转。

  寒颤:本课指因受冷而身体颤动。也作“寒战”。

  反悔:对以前允诺的事后悔而不承认。

  光彩:原指颜色和光泽,也用来比喻光荣。本课指后者。

  逮:捉,捕。

  攥;用手握住。

  四、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 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本文说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2.整体感知

  本文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故事,故事情节依矛盾的冲突,由发生、起因、高潮和结局组成。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找出起止点。

  发生 查问木雕 倒叙 1 —16

  起因 赠送木雕 插叙 17—23

  高潮 逼取木雕 顺叙 24---35

  结局 伤心难过 顺叙 36---38

  3.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6个人

  4.他们的性格特点相同吗?

  5.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研究文章的主题

  6.讨论本文的主题。

  五、作业

  1.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2.找出重点语句,进一步理解分析,挖掘文章的中心。

  3.找出文章的写作特点。

  六、板书设计

  父母逼我要回木雕 我送木雕不想要回

  木雕贵重 我们俩是好朋友

  成人世界 少年世界

  重 重

  财 情

  轻 重

  义 义

七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 简介作者;

  2, 了解课文中采用的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顺序及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 初步学会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结构;

  4,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 掌握新的生字及基本词语,如竺,逞,肆虐,

  6,感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加快了改造自然环境的步伐。

  一、 导入

  :同学们,平常大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都有气象预报,那么你知道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谁吗?竺可桢。他是我们浙江绍兴人,竺可桢不仅是气象学家,而且还是地理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竺可桢老人写的一篇事理说明文《向沙漠进军》。

  二、 题目

  大家首先来看一下这个题目:进军,本意是军队出发向目的地前进。如红军渡过乌江,向川滇边境进军。今天竺可桢老人却响亮地提出了向沙漠进军的口号。昨天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你在读了课文后,觉得这个题目中用进军,包括了哪几方面意思呢,或者说说明了什么呢?

  回答后归纳:

  1、标题表明治理沙漠难度很大,因为如果是轻而易举的事,就无需进军了。

  2、表明治理沙漠行动规模很大,因为进军指的是众多军事人员的行动。

  3、这个标题表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就像是我们的敌人一样。因为进军是去攻击敌人。

  4、标题表明治理沙漠的行动是有计划的。因为进军都是有计划的行动。

  5、还表明治理沙漠的目的是征服沙漠,使它为人类服务。这就像进军的目的是征服敌人一样。

  三、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由第3点引入课文学习。)

  刚才有同学说了 这个标题表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就像是我们的敌人一样。因为进军是去攻击敌人。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98,看看沙漠对人 类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又是怎样危害人类的,人类该如何治理沙漠,向沙漠进军呢?

  我们课文一开头就说: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大家划一 下主干会发现是沙漠是敌人。因为沙漠是敌人,所以我们要向沙漠进军。一开头就点题。

  1) 问:去掉之一行不?有何作用?(你能否举个例子?)说明除了沙漠是我们的自然敌人外,还有其他的自然敌人。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地震,桑美台风。

  2) 问:这个自然敌人作者用了什么词语加以修饰?最顽强为什么说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范读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思考从哪些词语可看出最顽强的敌人。(有史以来)不断地斗争没有能征服,(反而)并吞(将别人并入自己)

  小结:这段总说了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敌人之一。这段中心句就是这一句。

  3) 为了说明沙漠是人类的敌人,作者还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增强说服力?举例子。举了哪几个例子来说明沙漠的危害?请一个同学朗读2,3两段,其他同学用简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所举的事例。

  明确:A,曾是西方文明摇篮的地中海沿岸两三千年来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西方文明摇篮--荒漠)B,曾是天然草原区的我国陕西榆林地区由于风沙侵入,关外三十公里变成沙漠。(由天然草原区--沙漠)

  小结:为了具体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作者举了地中海沿岸和我国榆林地区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个是两三年前古代西方的.事例,一个是几百年前中国的例子,时间久远,地域跨度大,充分说明沙漠对人类危害由来已久,处处存在。从而突出了它最顽强的特征,唤起人们征服沙漠的紧迫感。

  第一部分其实告诉人们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

  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如何征服沙漠

  沙漠既然有如此的危害,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防御沙漠侵袭,征服沙漠,向沙漠进军呢?我们要征服沙漠,向沙漠进军,首先必须了解沙漠进行危害的特点,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敌人,才能征服敌人,只有了解了沙漠这个敌人的特点,才能采取针对性的科学方法,征服沙漠,向沙漠进军。

  (1) 听课文录音(第4,5,6段),思考沙漠侵袭进攻有什么特点,采用何种武器和方式,作者采用什么样说明方法作具体介绍,人类如何防御风沙侵袭?思考完成下列表格。

  沙漠侵袭人类防御

  说明方法: 方 法

  武器 进攻方式 特点

  明确: 1,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

  2,风沙进攻方式主要有两种:游击战和阵地战。

  ( 这里的武器游击战阵地战都用了引号,起什么作用?表示特殊含义。)

  3,按风沙不同的进攻形式和造成危害程度定义:

  游击战:风沙飞扬袭击禾苗。

  特点: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

  阵地战:狂风移动沙丘埋葬田园。

  特点:风推行动沙丘,缓缓前进,造成危害。

  问:课文中提到: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如何理解?它是怎样移动的呢?我们用文字结合图示说出狂风推动沙丘前进的过程。 提示:沙丘的移动

  1、 客观条件: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

  2、 沙丘移动部位:迎风面的沙粒

  3、 移动的沙粒数量:成批

  4、 移动方向:随风移动

  5、 移动过程:从底部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

  小结:沙丘向前移动过程一起来叙述一下。可见这篇说明文语言非常简洁,明晰。沙丘前进不是整体移动,而是波浪式前进。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速度虽然不快,但所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表现在哪里?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这段文字是怎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先总说后分说。

  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 列数字

  (2)针对风沙袭击和沙丘进攻这两种沙漠侵袭方式,人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御。

  问:防御风沙袭击可采用什么方法?培植防护林。它的作用是什么,效果怎样?针对风的。那么防护林培植中有什么要求吗?并行排列,两列距离有要求。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什么方法?培植草皮, 它的作用是什么?针对沙的,减少沙的来源。 问: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什么?植树种草。

  课文中有两句话中的固定充当什么成分大家必须先理解:

  1,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偏正短语)

  2,湿水层的水分足够供应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动宾短语) 由于沙丘可分为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根据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对一部分(已长了草皮和灌木,不再转移阵地的)固定沙丘: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过度和任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对流动沙丘:植树种草。(湿水层的水分足够供应固定沙丘的植物需要) 上述方法的确能防御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但是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还只是采取守势,是被动地防御风沙袭击。我们应该是主动向沙漠进军。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主动地向沙漠进军,并且使沙漠为我们所用,在向沙漠进军中取得彻底的胜利呢?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同学们回去后可以思考一下。 如有时间,先朗读课文,后课后练习二中3小题分析。

  五、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三四。

  附板书:

  向沙漠进军(事理说明文)

  竺可桢

  一、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最顽强:有史以来,不断斗争,没有能征服,反而并吞

  举事例:1,西方文明摇篮变成荒漠。

  2,天然草原区变成沙漠。

  二、怎样向沙漠进军?

  沙 漠 侵 袭 人 类 防 御

  说明方法: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 方 法

  武器 进攻方式 特点

  1, 培植防护林(减少风的力量)

  2, 培植草皮(减少沙粒来源)

七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体会文中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唱歌吗?那请大家来听一首歌。

  1、听《月光下的凤尾竹》赏云南风光图,听了这美妙的葫芦丝赏了这美丽的图,大家觉得这是一个什么地方,好今天我们就随着作家沈从文先生一起走进云南,一起去参加云南的歌会。板书课题

  2、出示作简介,背景资料再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家跟着录音读一遍课文,然后想一想,课文写了几种唱歌。

  这是种生面别开、三三五五赶马、大伙儿唱得、

  板书:对漫歌传

  2、山野对歌中对歌的地点在哪里?

  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处

  唱的是些什么内容?

  多是情歌酬和

  多字可不可以去掉?

  不可以,说明以情为主,也有其他方式

  由此可以看出对调子是一个什么作比拼?

  机智才能

  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年轻妇妇”同学们齐读这一内容看着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这个妇女的?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的节日风俗和民间轶事,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一、说教材

  学习本单元,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民俗,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无穷乐趣,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情。《云南的歌会》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古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的作品,这是中学语文课本第一次选入沈先生的作品。文章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写,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学习叙事性文章的写法。在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句子,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境。

  二、说学法

  八年级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文章已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是对文章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和对文章主题理解的深度上还有待提高。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动学生,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合作提高。通过教材的学习,培养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质疑的能力,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在学法和教法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

  1、搜集材料课堂交流。

  发动学生广泛的阅读,查阅相关资料,寻找有关本文的背景材料,作者沈从文的创作特色,整体感知文章。

  2、在歌声中感受民族文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多民族的优秀文化,尤其是云南的民歌。

  3、默读扫清文字障碍。

  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互相讨论、交流,自主解决字词,贯通文意。

  4、朗读演绎文本

  三、说教法

  1、整体感知文章

  请同学们研究文章的主要内容:

  山野对歌具有对抗赛的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作者主要写唱歌人,在外貌,神态等方面对演唱者进行工笔描绘,云南女子的独特服饰,高超的打秋千本领,显示了她们开朗、活泼和充满智慧的性格美。人美,唱出的歌一定会更美!

  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作者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天如此之蓝、花如此之美,悠悠鸟鸣如此婉转动听,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这是以优美的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村寨传歌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不论男女老幼,全都热情高涨,六人围坐一桌,足足有三十来桌。传歌盹地点是住处院子的两楼和长长的屋廊下,人们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传歌的目的是老一辈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使民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作者写传歌的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点面结合,生动精妙的向我们展示了云南的民风民俗,让我们领略到一种独特的地域美。

  2、品读文章

  请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探究感受最深和最感兴趣的。小到一个词汇,大到文章的结构、写法和内容。

  “山野对歌”强调的是才智,通过外貌和神态的刻画,突出人物美;“山路漫歌”通过是花、鸟、人的刻画突出的是环境美;“村寨传歌”突出的是传歌的场面、特点和目的,展示的是云南的风俗美。

  3、写法探究

  点面结合:歌会有一个人的独唱、几个人的对歌、还有众人的群歌,充分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丰富的民族文化。

  精雕细刻: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格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得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调细致,人物如在眼前。另外,又以写实为主,写出人物的面目神态,细腻真实。

  动静结合: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绘形、绘声、绘色,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描写:蓝天白云、葱翠的树林、山花烂漫的`小山坡是静态的,是色彩斑谰的;戴胜鸟和云雀边飞边唱,嬉戏呜叫是动态的,它们的歌唱是欢快悦耳的。作者运用动静结合、声色相融的手法,使这幅立体自然画卷真得是美不胜收

  四、说拓展

  作者抓住了云南民族的特点为大家描绘了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也有许多独特的风景画,沧州是有名的旅游城市,请大家为我们的嘉宾描绘一幅民俗画。

  这个设计既是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生活之美,又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在开发我们身边的校本资源、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

  《云南的歌会》教学反思

  《云南的歌会》就这样呈现在烂柯山下、南孔胜地了!

  首先,我想向这座将仙气与儒气完美结合的城市——衢州表示我深深地敬意,你静静地偏安一隅朴实得让人感动。我想向那些对我课给予肯定的专家和同仁们表示我深深的谢意,你们默默地眼神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力量和勇气。我想向那些对我课堂语言和课堂教态提出批评和建议的老师们表示深深地嫌意,真的对不起,下次我会努力的。我想向那些对我课提出批评和本能反对的老师们深表感谢,是你们让我看到太多的不足,使我变得更为清醒。尤其要向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初二的全体同学说声谢谢,是你们让课堂变得轻松活泼波澜起伏。

  《云南的歌会》虽已上过多次,但总是感到不满意,这次衢州上下来,似乎已有一些感觉。这也许全得力于仙气与儒气的“天人合一”吧!然而,这堂课还有太多的不足。

  第一、课堂语言与教态影响了课堂的美感。这可能是我的硬伤,我要想法设法去改进改进,争取有所突破。

  第二、生命环节用时过少,致使课堂出现头重脚轻之感,从而让最后呈现的字幕力不从心,缺少应有的震撼力。原因在于生命环节的铺垫不够,没有让学生很好地体验现实人生的沧桑与疲惫,故而“清风明月”就难以走进他们的心灵。由此可知,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相对准确的时间付出,否则将难以达到环环相扣层层铺垫的妙境。

  第三、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老师的讲解用时过多,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还不够自然,如何将老师的讲与学生的说完美和谐的统一,我一直在努力。

  第四、学生大声朗读的时间不够多,“读”出意思做得还比较欠缺,放声朗读可能是初中语文教学应坚持的方向,今后还请飞耀兄多多指教!

  第五、从言语到文化的推进过程中言语的功夫做得还不够透彻,品味言语情味的方法还显得比较单一。

  也许是由于“敝帚自珍”之故,对《云南的歌会》的解读我自己还是比较珍惜和看重的。在此还是想多说几句,诚望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对一个文本,我们既要关注其原生价值,但更要关注其教学价值。我上《云南的歌会》,就是要将文本放在今天这个忙碌功利的现实人生背景之上,彰显其鲜活滋润的生命形态。对涉世未深的学生而言,可能冲击力不是太大,但教学的价值究竟是关注学生的现在还是关注他们的未来,我个人比较坚持的是关注他们的未来,将来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而“活”。所以,我“固执”地将本文定位在“生命”的立场,就是要学生体验到,我们应该让清风明月走进心灵,让劳心苦形的生命重新吐露嫩绿的枝芽,让我们的生命鲜活滋润地笔立于天地之间!

  第二、文本细读。语文教学一不小心就会进入空洞说教的境地,有“文”无“言”。我个人语文教学理想是:语文教学就是要从言语的层进入文化的层面再从文化的层面进入言语的层,在言语和文化之间走一个来,从而引领学生智慧诗意的言语人生。要达成这样的理想状态,文本细读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方式。我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仔细研读了《云南的歌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信息点,那就是“意思”一词。在《云南的歌会》中,沈从文先生两处提到“意思”一词。一处是在第四段“最有意思的是云雀”;还有一处是第五段“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其实,本文在节选时省略了前面一段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由此看来,“意思”俨然就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我以为,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发现,那么,为什么不以“意思”为话题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呢?于是就有了“发现意思——没意思——作家的意思”的整体设计。我以为,本设计的妙处有二。①“意思”这个“教学切口”来源于文本,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认知,又能自然引领学生去细读文本,品味语言,从而深入理解语言背后的作家情怀,达到“文”“言”结合之妙境;②从宏观上看,整个教学流程能使学生的思维认知始终处于“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动态平衡之中,其间充满变化与生机,从而让整个课堂呈现出起伏变幻的曲线之美,从建构主义认识论和现场效果看,这确是一个完整而有效的阅读过程。

  第三、文本细读要防止“支离破碎”。为防止“支离破碎”,我在“发现意思”的环节始终引领学生围绕“诗意的生活”这个主话题来展开,在“作家的意思”环节始终引领学生围绕“活的生命”这个主话题来展开,从而让课堂在“发现意思——没意思——作家的意思”的表层线性的推进中潜伏着由“生活”到“生命”的暗线,从而达到“明”“暗”结合。当然,沈从文先生的三个场面表面看来是平面的,其实它们之间可能蕴藏深深的逻辑联系,这可能是有待研究的,说不定其间更有意思,我期待着为我指点迷津。

  我是一个语文爱好者,对于名誉与奖次,我看得很淡,关键是要把课上好,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语文。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七年级语文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读、理解、积累基本生字词。。

  2)赏析细致入微,妙趣横生的棋人趣相图。

  3)品味诙谐生动的语言。

  2、技能目标:

  初读感知——再读欣赏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棋人棋趣,领悟作者寓于其中的争而有度、“平正通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 点 棋人趣相的精彩描写;诙谐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 点 通过棋人棋趣,领悟作者寓于其中的争而有度、“平正通达”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 析 学生对下棋比较感兴趣,但对场景的描写却不够细腻。本节课意在引导学生学会对人物的描写。 教学准 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预习检测:

  二、根据学习建议,学生自主学习:

  读书、批注、讨论、汇报,师生合作,赏析棋人趣相,完成教学重点

  同质交流,小组合作,展示质疑

  师生合作,拓展升华

  1、师生合作初读,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

  荐读1、2、3段,范读4段。

  6、有句话叫“人生如棋”,反过来,很多人也会用下棋来喻比人生。梁实秋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妙趣横生的棋人趣相图,作者自然也乐在其中,但我不知道,作者自己的棋趣跟他笔下的很多人有没有不同,如果有,那么不同在哪,作者下棋的情趣到底是什么?放眼人生,这下棋的琐事中寓含着什么人生道理,人生态度了吗?)

  适时板书:争而有度、平正通达。

  7、补充资料,了解作者,深入领悟文中寓含的人生态度。

  领悟到的争而有度、“平出通达”的人生态度

  三、教师小结

  四、当堂检测

  五、布置作业

  个人备课 小结: 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

  下 棋

  梁实秋

  板书。 弈—— 观

  趣:诙谐幽默

  理:争而有度 平正通达

七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文言文必须读通的道理。

  2.了解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论述。

  3.初步熟悉几个文言虚词。

  教学重点:

  1.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2.弄清实词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本篇课文是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开始,怎样学习是关键,着力抓把诵读,使学生当堂成诵,疏通文义后,让学生在课上背诵。(全班齐背,再个别同学分行背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读、背诵,所以大家要多读,读熟才能背。

  正音:

  愠(yùn),罔(ǎng),殆(dài),谓(èi),哉(zāi),

  诲(huì),焉(yān),亦(yì),识(zhì)

  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

  大家读过课文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子曰”呢?(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为什么叫“子”呢?(因为是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所记,用“子”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论语》和孔子简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有孔子的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孔子,(BC511—BC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先世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曾担任过委吏、司寇等小官,后罢官,周游列国,终不在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著者七十二人,但他看不起劳动人民,政治上维护贵族统治,提倡德治和教化。

  学生再读课文,老师领读全文。

  诵读前四章,教学步骤如下:

  ①齐读1~2遍②颂读并划分停顿③疏通文义④自由练习诵读(抽查个别学生),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1.“学而时习之”

  “学”指礼、乐、射、御四门课(这些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温习)[③]

  〈译〉学习了知识按时去实习它,这是很愉快的事。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知”了解。

  “愠”怨恨。“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三句话中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叫“反问”,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

  2.“温故而知新”

  “故”指旧的知识,“新”指新的体会或发现。

  〈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章

  “罔”指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译〉只读书而不动脑筋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

  孔子在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贡”章

  这章形式与其它各章不同,是学生提问,老师作答。

  “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yǔ)。“谥号”:在封建时代,帝王和大臣死后要根据他生平的功业给他一个名字叫“……”,孔圉的谥号是“文”。

  “谓”叫做,称为。“敏”聪敏。“耻”以……为耻(意动)。

  “是以”因此。

  〈译〉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借回答子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作业]背诵全文六章,前四章会默会译。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前四章的内容。

  5.“默而识之”章

  “识”记。“之”学习所得。“厌”满足、厌倦。

  “诲”教导。(“厌”同“餍”满足)“何有于我哉”

  〈译〉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学生而又知厌倦,哪一样我能有呢?

  6.“三人行”章

  “择”选择。“善”好的地方。“改”改正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好地方学习,对他们的不好地方(自己也有这方面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有老师。

  背诵课文

  [练习]一~四

  (要求):把课文间行抄在本上(空3行),一行写字义,两行翻译。

七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散文诗的优美的艺术和作者奇特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在文章当中寄托的美好感情。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屠格涅夫由“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之称号。毫无疑问,在屠格涅夫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小说创作占领这重要的地位。其实,他的散文诗的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二、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感受作者在文章当中寄托的美好情怀。

  三、教授新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或者范读课文。

  2、你从刚才的朗读中了解到了什么?

  3、你有哪些疑难问题?

  学生畅所欲言。

  朗读课文,把握内容。

  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蔚蓝的王国的?

  1、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归纳。

  3、共同交流

  4、再次质疑,共同解决。

  明确:一抒发对大海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二写“我”和其他人在大海上快乐的行为。

  写海写人,以写人为主。大海是平静的,安详的美丽的。人是快乐的幸福的年轻的。写大海是简笔勾勒,写人侧重于写人的感受。

  三写大海上见到的神仙世界

  写人写海,以写海为主。文章着力描写了一个海上的神仙世界。写海岛,写鸟,写花,写“女人的声音”,写眼睛会闪出亮光,脸上会现出笑容的他,把一个充满神奇,充满美,充满爱的世界写的真正如天堂一般。我们不能不陶醉于作者笔下的大海,也不能不折服于作者的语言魅力。

  四再次抒发对大海的热爱。

  精读课文,巩固理解

  1、“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驾驶他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他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完全听从我们的使唤。

  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这可能吗?你是怎样理解这种现象的?

  思考讨论后明确: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们的心灵在大海上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2、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流水——所有的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

  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水流等没有生命的物来倾诉爱情,而且要连续倾诉两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思考讨论后明确: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潺潺流水等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在倾诉爱情,作者是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大海得可爱,充满了青春的魅力,带给人们无限的快乐和幸福,也表现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

  小结

  从刚才的学习中,你觉得的那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四、作业

  熟读课文,想一想《蔚蓝色的王国》和《天上的街市》所想象的世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学习要点

  1、奇特的'想象

  2、优美的语言

  3、比较阅读

  二、新授

  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思考:蔚蓝色的王国》和《天上的街市》所想象的世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讨论明确:

  相同之处:两者都描写了想象中的美好的世界,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理想,都是把想象中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作对比。

  不同之处:《蔚蓝色的王国》通过想象所描绘的内容是生活中的确存在的事物;《天上的街市》通过想象所描绘的内容是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前者是以“虚”写“实”,后者是以“虚”写“虚”;《蔚蓝色的王国》所描写的想象比较具体,内容比较丰富,《天上的街市》所描写的想象世界,只是抓住一些典型的细节进行简笔勾勒,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更大。

  进行朗读,体味语言

  思考:1、这篇课文描写蔚蓝色的王国,运用了许多形容词。把他们圈点出来,想想这些词为什么用得好?

  运用形容词:蔚蓝、光明、青春、幸福、精美华丽、年轻、快乐、和煦、愉快、精美绝伦、五彩缤纷、甜滋滋……

  说这些词语运用得好,是因为作者运用这些词语充分描写了想象中的世界。

  继续朗读,理解主题。

  

  1、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2、赞美美好的青春生活。

  3、歌颂爱情的美好。

  4、表达岁月易逝的人生感慨。

  比较阅读

  老人

  阴暗艰难的日子来临了……

  自己的疾病,亲人的痛楚,老人的凄凉与暗淡……你所珍爱、你为之献身的一切,正在一去不复返的衰败和瓦解。生活已经走着下坡路。

  怎么办呢?痛惜?悲伤?与己、与人,这都毫无用处。

  在那枯萎、虬曲的树干上,树叶变小变稀了,可是依然那样翠绿。

  你也收缩起来吧,走向内心,沉缅于自己的回忆之中吧——在那里,在凝神沉思的心灵深处,你往昔的、只有你一个人理解的生活,将会在你面前现出他那芳香的仍然新鲜的绿意,闪现出春之爱抚与活力!

  《蔚蓝的王国》阅读练习及答案

  蔚蓝的王国

  我们轻快的小船在微波中飘荡,时起时伏。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驾驶它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它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完全听从我们使唤。

  我们看到一些岛屿,晶莹明澈的仙岛,岛上的碧玉宝石光艳夺目。——仙岛隆起的岸上飘来醉人的芳香;一些岛上像下雨似的朝我们身上飘洒白玫瑰花和铃兰花;另一些岛上忽然飞起一群五彩缤纷的长翼的鸟儿。

  鸟儿在我们头顶上回翔,铃兰花和玫瑰花同沿着平滑的船舷翻滚的珍珠似的浪花融合在一起,分辨不清了。

  随同花儿和鸟儿一起飘来一阵甜滋滋的声音……其中仿佛有女人的声音……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水流——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

  她,我们每一个人都爱着的那个人——她就在这儿……虽然看不见,但近在咫尺。不消片刻,她的眼睛就会闪出亮光,她的脸上就会现出笑容……她的手就会拉着你的手——拉着你一起进入永不衰败的天堂!

  1.怎样理解“驾驶它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里”这句话的含义?

  2.课文所说的“蔚蓝的王国”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蔚蓝”能给你什么感受?

  3.文中写岛屿的句中很美,你喜欢哪几句?写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4.第五段中的“她”指代什么?

  5.作者为什么要写“在梦中”看见蔚蓝的王国?

  6.反复朗读课文,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1.潺潺舷

  2.①无忧无虑:毫不忧虑。形容心情安然自得。②飘洒:飘舞着落下来。

  3.大海上见到的神奇世界。

  4.小船。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它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完全听从我们使唤。

  5.形和质色味白玫瑰花和铃兰花长翼的鸟儿

  6.不是。思游万仞,想像无限,完全是意念所操纵。

  7.“她”指大海,是海之神,爱之神,是作者心中的爱神。蔚蓝的王国。

  8.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意思是小船似乎是完全理解人的心灵的,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们的心灵在大海上自由地驰骋,心灵和大海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9.作者是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大海的可爱,充满了青春的魅力和美丽,带给人们无限的幸福和快乐,也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

  《蔚蓝的王国》教学反思

  1、选择最适合自己个性的课题。

  这是海口市美兰区举行的一次三十五岁以下中学语文教师的优质课评比活动。我选的课题是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在许多老师的眼中,这是一篇不好上的难度很大的文章,十八位参赛的老师中只有我一个人选这篇文章,其他老师大多选择雷同篇目,光是《七颗钻石》就有四个人选择,他们看到我选这一课题都说很有挑战性。

  而我觉得只有这一课题才是最适合我的。我对《蔚蓝的王国》这篇文章几乎是一见钟情,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意境朦胧,充满想象与神奇的色彩。这样的文章最适合我唯美的个性,我能驾御,并能借助它体现我的教学个性和风采,所以我死心塌地的选择了它。现在想来真应该感谢屠格涅夫为我们留下了这篇精美绝伦的传世之作,并被伯乐发现选入了中学教材。

  2、从全新的教材入手。

  这是一篇我从来没有上过的文章,对我是一个未知而神奇的领域,等待我去开拓、解读,用全新的视角、全心的感受、全新的体验、全心的思维去亲近它,深入它,挖掘它。正因为一切都是新的,所以不受任何旧有模式的束缚,能上得有新意,有自己的风格。

  3、教学设计要融入自己的感情。

  以情动人至关重要。当我把教案写完,再重读一篇的时候,居然被自己的在教案中投入的感情而打动和感染了,不由又重读一遍。无论是写教案还是写文章,我觉得真情实感的流露是非常重要的,你的作品首先得打动自己,然后再是打动别人。在我设计的教学内容中,凝聚着我的生活感悟,还有一直以来的阅读积累、感受和体验。同时,我将作者笔下的“蔚蓝的王国”引申到古今中外,引申到现实,引申到你我他的心中,并融入了我对生活的感情、态度和见解,这种个性对文本的解读,凝聚着真、善、美的感情,被我淋漓的诠释,从而感染了学生,也感染了听课的老师。

  从这一堂课的准备与授课中,我深刻感受到,语文教师在备课与课堂中,必须联系生活,融入文本,融入自己的感情。语文教学中以情动人,往往能给你带来惊喜。

  4、教学流程的设计简洁、流畅、有亮点、富有创意。

  牵动人心的导入、问题的设计、言简意赅的结束语等因素在教学流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优质课评比要求教师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要上完一篇课文。参赛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风采,在简洁、精练、流畅中突出自己的亮点。因此,问题的设计不可太多,当然,太简单和表层的设计会让你的课苍白无力而又肤浅。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顾全到深度和广度着实不容易。而本人根据《蔚蓝的王国》的特点,在“美”文上找到切入点,并重在探讨文中“美的人”、“美的景”、“美的情”,最后上升到“美的梦”——“永不衰败的天堂”这一主题的范畴。

  首先,我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课前播放美妙动听、海浪声声的钢琴曲,舒缓情绪,营造氛围。“椰风海韵醉游人”。大海,是我们的故乡,我们是海之子,生长在面朝大海,四季花开的地方,生长在蔚蓝的王国里。同学们,《庄子》里有一句话:“乘物以游心”,当你驾着风帆,乘风破浪,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游心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呢?——一利用音乐营造氛围,创设情景,再用诗情的导语把学生带到想象中的蔚蓝王国。

  其次,问题的设计,从整体感知——精读品析——合作探究——拓展迁移四个层面设计问题,逐层深入,环环扣扣,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领悟不断加深,让语文课堂渐入佳境。

  当然,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也非常关键,如何引领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让学生积极发言,这就需要教师深厚的功底和教学机智了。

  最后,是结束语。我设计的结束语与拓展迁移部分所设计的让学生说说心中最美丽的梦,衔接紧密,升华自然,充满诗情画意:每一个美丽的梦都是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们飞过痛苦、飞过绝望,飞向远方,飞向美好的未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乘着隐形的翅膀,高扬生命的风帆,向着心中理想的王国奋进……最后,祝愿大家美梦成真!,在嘹亮的歌声中结束本课,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语文课堂语言表达还应该简明、精练、富有文采,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这也应该是每个语文老师的终生追求。

七年级语文教案14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石壕吏,我们一同来看看下文。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2. 揭露官吏的横暴

  3. 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纲

  1. 介绍背景资料

  2. 带领学生共同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的讲解。

  3. 分析文章的中心

   对文章第一句话的分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对比分析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对话练习: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

  二、详案

  1.导入:

  陈老师在前面已经讲解了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称道的。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课文主要叙述了差人乘夜来捉人,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首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可能同学们往往很难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古代诗人常写一些感物伤怀的作品,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深入了解诗作者的背景资料,去体会创作者当时的所感所想。那么在这里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中晚期的诗集中体现了当时的现实,所以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参考唐肃宗乾元二年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2.文章逐字讲解

  第一段:石壕吏暮:傍晚。逾走:跑。行:走。

  第二段:呼:大声吆喝。怒:凶狠。啼:啼哭。苦:痛苦。

  第三段:邺戍戌戊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再也。妪虽:即使,虽然。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炊:烧火做饭。

   第四段:泣:小声抽泣,啼哭。咽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

  3.分析文章的中心

  刚刚我们大家一起仔细阅读了这首诗,那有同学能告诉大家,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啊?,那让我们抓住重点,往前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刚刚解释到暮,回想一下暮是什么意思啊?傍晚!在我们看来傍晚投宿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古代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这个兵祸连接的时代!但是杜甫,却于夜色苍茫之时才匆忙地投奔大盘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有一种暗示性,大家可以想像n种可能,可以提问引发学生的想象。

  提问为何作者直接点出吏捉人,而不写征兵、点兵?在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

  这一句话点名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规的时代气氛,为后面老妇的致词埋下伏笔,也交代了致词的由来,是事情发展的开端。

  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对比分析

  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对话练习: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等老妇出门看的时候,县吏便扑了进去,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到哪里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赖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的处境是够让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来博取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老妇说:“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到了怒吼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呢!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妇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我这老太婆虽然已年迈力尽,但请让我连夜跟你们回衙门,然后好到河阳去当名伙头军,等赶到那里也许还来得及为将士们做早饭。”

七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上网查找。如果学生家中有屏的小艺术品,也可借来一用,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学生拿着自己找的图片或小屏风,向同学作介绍,语言可能不生动,教师可以就此导人,看做者是怎样介绍的。也可以用古诗词中有描写屏风的诗句导人。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

  教师配古筝乐曲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

  a.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b.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

  听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b.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屏风的作用:室外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研读与赏析。

  《说“屏”》提高作业练习

  1.理解屏风中所含的情思

  2.了解有关屏风的知识

  3.把握屏风的诗意美

  一、基础部分

  1.选出加点字书写注音不正确的一组

  A.屏风 纳凉 B.流莹 惟幕

  C.伧俗 因地制宜 D.造型 缓冲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

  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9题。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4.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忒 倚 膝

  5.文中画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

  6.“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在第一段中起什么作用?屏除了分隔作用,还有什么作用?

  7.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8.作者认为屏风怎样设置才合适?

  9.概括上文的中心意思。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

  竹非草、非木,在现代植物学中,属禾本科,竹亚科。我国有毛竹、苦竹、孝顺竹等六个属共250余种。因为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早在晋朝时我国便有专门记叙竹的《竹谱》。这部书,现已被公认为世界最早的植物谱录学专著。

  竹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有密切的关系,除了用竹纤维编成的“竹布”现已少见外,食、住、行各方面均少不了。说起竹,过去的运输工人用的都是竹杠,他们把用血汗换来的银元、铜元放在片刻也不离手的竹杠中,把头、恶霸来了,只要敲一下竹杠,便知道一天收入多少,这是现已通行全世界的“敲竹杠”谚语的由来。印度也产竹,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讲了个很有趣的神话。有个僧侣贵族,听说释伽佛身长一丈六,他不信,便做了根长一丈的竹杖,要实地量一下。不料,等他挨近佛时用那根作尺的竹杖量时,佛身总比竹杖长一丈六。这时他才知道“佛法无边”,将竹杖丢下走了。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

  我国农谚有种竹要“留三去四”以及“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之说。“去四”,即四年以上的竹如不除去,会影响竹林的发展;三年以下则太小,不宜取用。所谓“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是这一宝贵经验的形象化说明,值得我们珍视。

  10.“敲竹杠”一词现在一般是指什么?它表达怎样的感情色彩?

  11.第三段中的“他不信,便做了根长一丈的竹杖,要实地量一下”是针对什么说的?

  12.“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句中的“从此”指代的是什么?

  13.第一、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来说明什么?

  14.“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形象地说明种竹的一条宝贵经验,请用两个单句表达。

  三、试一试

  15.下列句子因太长而不清晰,请修改。

  我们班的外语经学校研究决定从9月6号开始分快慢两个小班上课。

  参考答案:

  1.BC

  2.粗俗鄙陋。

  恰当,恰如其分。

  果真像这样;无益地耗费劳力。

  味道;休息,在此有让人觉得有趣、悠闲、似观光消遣的意思。

  3.作比较 作诠释 分类别 引用

  4.tuī yǐ xī

  5.举例子

  6.总领下文。是艺术点缀,又可以挡风。

  7.屏的分类及雅俗之别。

  8.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9.作者介绍了一些屏风知识,并提出了屏风要轻巧,要富有诗意,要有文化休闲作用。点明了写作此文的目的,表达了作者对屏的喜爱和情思。

  二、10.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贬义。

  11.听说释伽佛身长一丈六。

  12.那个僧侣贵族丈量佛身,意识到“佛法无边”,丢下竹杖走了之后。

  13.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 说明竹种类繁多,千姿百态。

  14.四年以上的竹要除去,三年以下的竹要保留。

  三、15.经学校研究决定,从9月6日开始,我们班的外语分快慢两个小班上课。

  《说“屏”》同步练习

  一、写作活动设计

  1.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有些东西已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不过,它们都曾在历史中留下剪影,请选择一两件东西,写一篇文章,介绍它们的特征及功用。

  2.请写一个片断描述你所在的城市广场的雕塑,要求抓住特征,说明顺序合理,用词简洁、生动。

  二、课外收集与屏风有关的古诗词句,或者相关的材料,组织一次“话说屏风”的读书交流会。

  三、开放性探究

  阅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

  文房四宝

  纸、墨、笔、砚是我国传统的文书工具。由于它们在运用于书画艺术创作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而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则又是这“四宝”中的名品。

  宣纸是唐代制造于安徽省泾县,曾被朝廷封为贡纸。由于它历来集散于泾县附近的宣城,故得名“宣纸”。宣纸蜚声海外由来已久。在清朝嘉庆年间,宣纸制品曾远销欧洲,引起许多国家重视。英国的一个贵族,竟以70个基尼金的高价,在伦敦买下了一束用宣纸扎的花。楮片和稻草是宣纸的原料。它的制作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一百多道工序。这洁白如雪、厚薄均匀、质地坚韧的宣纸,按厚度分单宣、夹宣、三层以至四层;就吸水性能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吸水性强,多用于写意画,工笔画则一般使用“熟宣”。由于宣纸具有抗老化、不易破碎等优点,所以我国不少古代名家的书法、绘画真迹能够长期保存下来。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是在烟灰中加胶调剂,而后置铁臼里捣研制成。质量高的墨还在原料中加入麝香、冰片等香料和十几种中药,有的还掺入黄金。这样的墨研磨起来香气馥郁,书写后色泽乌艳,墨迹见水不化。古时制的墨往往有“轻胶万杵”或“十万杵”的字样,意思是料精功到。徽墨的制造始于唐末。相传河北墨工奚超带着儿子庭珪避乱南徙,看到黄山附近的歙州松多质好,就定居在此制墨为生。以歙州古松烧烟制成的墨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再加上奚庭珪钻研技术,改进捣烟、和胶等方法,墨的质量具有“光泽如漆”“其坚如玉”的优点。

  文房四宝中的笔,指的是毛笔。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监筑长城时,偶然看到城墙上粘有一撮羊毛,随手扯下,拾取枯木一枝,将羊毛束在一端,造出了我国第一支毛笔。传说后来蒙恬曾在浙江吴兴县的善琏镇住过,当地人奉他为“笔祖”,在镇上修建了“蒙恬祠”,并开始制造湖笔。湖笔是用上等山羊毛、山兔毛、黄鼠狼尾毛经过梳、结、装、择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用湖笔书写、绘画,落笔重压时有腰力,提笔离纸后笔头尖正成锥形,笔的周身圆浑饱满,挥毫泼墨,刚柔相济,得心应手。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东郊端溪,据记载,问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出现砚石的坑洞星罗棋布于端溪两岸的斧柯山上。端砚的制作分采石、选料、雕刻、配盒等四道工序。用端砚磨的墨经久,还极耐冻。传说晚唐时,端州梁举人赴京会试,时值隆冬,人家的砚台都结了冰,只有此公砚上的墨水不冻,于是中了进士,因而人们也称端砚为“神砚”。

  

  2.说明中穿插故事的叙述,将记叙和说明有机结合,熔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演讲稿1970-01-01
演讲稿1970-01-01
演讲稿1970-01-01
演讲稿1970-01-01
演讲稿1970-01-01
演讲稿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