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知识点整理(2022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

今日新闻2023-11-04 22:31:3951data

大学语文是文史类考试科目之一。

根据新的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知识点整理(2022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

整理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常见知识点

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阅读理解中,

建议收藏!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集。最初叫《诗》或《诗三百》,在汉代被学者奉为经典,因为孔子用它作为教材教导学生,所以叫《诗经》。2.《诗经》的基本句型都是四字,有时会夹杂两个字甚至九个字。055-79000经常采用重叠章节的形式。在重复的章节之间,只有很少的词义和字面意思的变化,产生了一唱一叹的效果。这是民谣的一个特点。3.由屈原开创的《楚辞》,与《诗经》一起,构成了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大源头。4.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开创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意象。5.《诗经》是孔子弟子及后世学者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著作。6.《论语》有句话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强调了《宋史》古为今用的巨大功效。7.中国历史散文是中国小说的主要来源,是中国小说区别于西方小说的鲜明民族特色。8.司马迁的《论语》被鲁迅誉为“史家绝唱,离骚无韵”。9.建安诗人还发挥了诗歌在抒情性上的优势,使内涵丰富的思想内容与短小精悍的艺术形式更加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使诗歌的功能更加全面。面对动荡的社会和短暂的人生,诗人大胆表达建功立业的志向,形成了“慷慨悲凉”的时代风格,被后人称为“建安风格”。10.曹丕的《史记》开创了七言诗的新风格,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所谓“田园文学”,是指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的独特创作,包括诗歌、散文、辞赋等多种形式。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他的诗风自然质朴。12.根据唐诗的发展,唐诗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前期、盛期、中期和后期。张《燕歌行》被誉为“孤篇盖全唐”。这首诗以“月亮”的兴衰为线索。13.杜甫被誉为“诗史”。14.杨炯、陆、罗等人在文学创作上有着相同的审美取向,崇尚雄健之作。他们的诗歌题材广泛,气势磅礴,初步反映了唐诗的面貌,被称为“初唐四杰”。15.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李白杜甫。以王、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的传统,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他们的闲适与隐逸。高适、岑参等人的边塞诗,描写了边塞奇特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光人情,表现了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气势磅礴,慷慨豪迈,充满昂扬的进取精神,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16.白居易、元稹等人继承了古代乐府精神和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倡导新乐府运动,重视诗歌的政治功能,诗风朴实通俗。17.杜牧是晚唐七大家,李商隐擅长写无题诗。18.唐诗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即继承和发展了古代诗歌,完善了现代诗歌。古诗词又称古风,对韵脚格律、不定句、长短章、自由韵的要求较广。近体诗对韵脚和格律有严格的要求,所以也叫格律诗,包括绝句和格律诗。19.宋词的风格一般分为婉约和豪放。这种方法始于公元《春江花月夜》年的明朝万章。20.柳永是第一个致力于填词的人,宋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创造了大量的慢词。21.宋代文学巨匠苏轼以其过人的才华和宽广的胸怀进入词创作领域,极大地拓展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和表现手法,主张“言无不尽,言无不尽”。将自己的词汇命名为《诗余图谱》。22.苏门文学

24.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和马致远。25.元杂剧是中国戏剧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和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高频考点梳理1。汉字的发音。考试形式:下列单词中,发音都一样/发音不完全一样/发音都正确/发音完全不同。2.要求:记住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发音。3.注:(1)读准形声字。比如:歼(jin)出去,歼(ch)那个;粗糙(gung);发酵(jiao)。(2)相似人物比较。比如填(tin)空-慎(shn)重-真(zhn)秘-怒(chn)。(3)注意一词多义。如:咽(yn)喉;吞(颜);窒息(y)。(4)习惯性误读的辨析。比如:dng案;应该是(y和yng);惩罚(chng);痉挛(jng Lun)。4.解题技巧:反向排除法。二。字形1。考试形式:在下列单词中,找出一组有错别字/没有错别字/只有一个错别字/两个错别字。2.要求:掌握现代汉字。3.错误:(1)笔画错误。如:切割(步);(2)偏旁部首错误。如:窄(narrow);(3)形、音、义接近造成的错误。如:商(事);大纲(提);插入(磨损)。4.解题技巧:根据意思区分形状,根据形状分析单词;根据单词结构分析单词。3.常用词的正确用法1。同义词辨析(1)意义程度不同。比如“希望”“期待”“欲望”三者,彼此都比较重。(2)词义范围不同。比如“事情”比“意外”大。(3)具体不同于概括。比如“书”是具体的“书籍”是概括的。(4)文字有不同的情感色彩。比如“教”是值得称道的,“教”和“人”是中性的,“家伙”是轻蔑的。(5)风格不同。比如“黎明”是一个统称,“黎明”一般用于军事。(6)适应对象不同。比如“爱”在上面,“爱”在下面。(7)词语搭配不同。比如说话用“含糊”,手写用“含糊”,不能互换。2.同义词的辨析(1)要求:掌握相近意思在不同场合的应用。比如:颁布发布——颁布侧重于出版,对象往往是法律法规等。奖重在授予和发放,对象往往是奖品或订单、指令等。(2)技巧:一般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三个方面来分析。3.成语的使用(1)弄清成语的来源、故事内容和原意;(2)明确成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3)分析成语的情感色彩;(4)区分成语的细微差别;(5)注意成语和其他词在句子中的意义重复。四。识别和修改病句。语序不当(1)前后语序颠倒,不对应。(2)不带“的”的几个定语的一般顺序:定语定语指示代词数量短语形容词名词(头)。(3)多重状语的一般顺序:表示时间、原因、目的等的词或短语。表示地点和方向的是形容词和一般副词,表示状态的词或短语是形容词动词(中心词)。2.搭配不当(1)共享主客体。(2)定语、中心语和定语的搭配。3.成分不全或多余(1)成分不全、主谓宾语缺失等造成的句型不完整。(2)词汇冗余。4.结构混乱(1)结构纠缠不清、模棱两可、不整洁(句型不平衡)、不完整、未完成。(2)重复。5.无法解释的表意文字(1)说话过程中不同的逻辑停顿,句子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意思。(2)时间状语不明确。6.不合逻辑(1)“自相矛盾”、“部分概括”、“主客倒置”、“否定与肯定不一致”、“一面与两面不一致”、“范围不同”等。(2)平行关系和包含关系。比如“文教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之间不能用“和”。5.所用语言简洁、连贯、恰当。1.考试形式。(1)承担题:只给出上句,要求选择与之连贯的下句。(2)排序题:给出若干句子,按照语义连贯性排列成一段。(3)嵌入问题:给定上下文,确定上下文,a s

2.语言表达要求:准确、生动、形象。(1)题目统一。(2)要表达真实和语境,不能颠倒前后、主次等情况。(3)前后照应。3.语言要求:简洁、连贯、得体。(1)语言取决于对象。(如敬语、谦语的选择)(2)用语上注意场合。(有严肃的也有幽默的)(3)注意表达方式。(容易接受,不生硬粗暴)(4)语言方面要兼顾目的。4.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学;比喻;类比;转喻;夸张;平价;二元性;提问;提问。不及物动词阅读基础知识1。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方法和特殊规律(1)记叙文:抓住叙事要素、顺序、人称、结构、细节和含蓄的语言、征文技巧以及记叙与议论的结合等。(2)说明文字:掌握说明的类别、特点、本质、科学性、有序性、准确性、显著性和说明方法;(3)论证:抓住论证三要素,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犀利;(4)散文:先明确其范畴,从而把握其中的观点、意象、事物、情感、态度,或道德、哲学,再通过其散的形式把握其集中,从而把握其本质;(5)虚构:把握三要素,以人物为中心,分析人物塑造的手法,情节发展变化的安排,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从而概括出典型人物。2.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1)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从理解作品主题、分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阐明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把握文学作品的情感诉求等方面,(2)文学作品语言欣赏:形象化;简洁含蓄;新鲜多样;音乐丰富。(3)欣赏作品的表达技巧从选材、细节处理、结构安排,到各种因素的协调变化,都存在一个“技巧”问题。比如材料的存在,虚实结合,主客对比,以小见大;结构有破有续,有柔有应,有顺有逆,有对比,有衬托,有悬疑,其他有借物抒情,持物抒情,人物刻画,情节设置,环境描写等。3.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性(1)总结分析。(2)评价与欣赏。七。解释性阅读1。命题思路(分散注意力的选项):增减,混鱼配珍珠,心烦,无中生有等。2.应对策略(1)阅读原则:词不留句,句不留段。(2)阅读法:通读全文,理解主旨;阅读问题的题干,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比较选项之间的区别。(3)答题技巧:直选、类比、排除。八。现代文学阅读。命题思路:体裁以散文为主,主题有文化寻根、生活感悟、家乡情怀、名人赞颂、真情流露等。2.应对策略(1)阅读方式:复习全文,把握主旨;仔细审题,定向扫描。(2)答题技巧:找线索,思考;分析词义,表达感情;抓住开头,重复结尾;语言,把握方法。九。文言文基础知识1。命题思路:选文以传记故事片段为主,既有杰出的古代官员,也有普通路人。他们的言行往往体现出值得称道的优秀品质。2.常见的文言实词(1)古今同义词:词义扩展;词义缩小;词义迁移(2)一词多义。3.词类活用:名词当动词用;名词作状语;使役用法;有意使用;口头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4.常见的文言虚词(1)文言虚词:its,but,then,or,in,which,ran,if,for,but,who,an,what,so,yi,er,Yan,Hu,已经。(2)古汉语中的代词有五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代词

X.写作题目1。主题(1)主题3354贯穿文章的全部内容,包括作者对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主题要符合社会现实需要,反映时代精神,反映客观事物的一些真相和本质。(2)标题——也叫标题,是文章的名称。它是一篇文章的旗帜和眼睛。2.材料(1)材料及相关概念材料3354提炼和表达主题的事物和思想。包括文章中的素材和作者写作前积累收集的素材。素材——作者在创作或写作前未经加工提炼的原始素材。主语——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对象。(2)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材料是提炼和形成主题的基础,是表达和演变主题的手段。材料的选择和组织受到主题的制约。(3)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材料的选择:符合主题的需要;真实确凿;典型;新颖生动;考虑文体特征。材料的使用:选择;详细。3.结构(1)结构3354文章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和外在形式的统一。(2)结构的基本要求:整体性;连贯性;刚性;灵活性。(3)结构原则: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适应风格的特点。(4)结构的基本内容:层次和段落;过渡与关怀;开始和结束。(5)结构型:叙事型;示范;解释型;综合型。4.表情:旁白;描述;抒情;讨论;解释。5.语言要求:准确;简洁;生动;朴素。

祝各位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今日新闻1970-01-01
今日新闻1970-01-01
今日新闻1970-01-01
今日新闻1970-01-01
今日新闻1970-01-01
今日新闻1970-01-01